Thursday, April 10, 2014

20140411 SunDaily_沙中線出土 宋元古井數千文物

考古專家發掘出結構良好的方形古井,屬全港首次,專家希望原址保留。
太陽報 - 考古專家發掘出結構良好的方形古井,屬全港首次,專家希望原址保留。

【太陽報專訊】港鐵委託考古專家在興建中的沙中線土瓜灣站地盤進行發掘,首次在本港發現一個結構良好的千年方形古井,同時掘出二百三十九個遺迹及數千件出土文物,包括宋、元,以及清朝的錢幣、陶罐、瓷壺等,相信是李鄭屋漢墓後重大考古發現。學者及立法會議員均認為今次的考古發現十分珍貴,尤其千年古井更加罕見,希望港鐵可原址保留。
港鐵表示,石井的位置不受沙中線工程影響,正確保遺迹不受破壞,石井的日後展示安排,相關政府部門需要研究。其他發掘的出土文物,大部分已受破壞,文物價值不高,建議先詳細記錄,作日後研究之用。至於出土文物日後於港鐵站內的展示安排,港鐵會與古蹟辦研究。
考古調查及發掘於一二年十一月至去年十二月,在九龍城聖山(即宋王臺公園附近)一帶進行,發掘面積約一萬四千五百平方米,約相等於十個標準泳池。專家發現三個地層,包括形成於二十世紀二十至六十年代的填土層(第一層)、晚清民國層(第二層)及宋元層(第三層)。第一層主要是建築及構建物地基,與填海及啟德機場建設有關;第二層的遺迹主要與農業有關,如灌溉溝、化糞池等;第三層主要是房屋、井、窰、墓葬遺迹等。
倡原址保留 鐵路改設計
根據港鐵向古物古蹟辦事處提交的中期報告指出,共發現二百三十九個遺迹,包括房屋建築、灰坑、井、墓葬遺迹等。出土文物中,有一千多箱是普通器物,三千七百件屬重要器物,包括大量陶瓷、錢幣、鐵塊等。
報告特別強調,專家發現一個屬於宋元時期且保存良好的古井,為本港首次。由於該井及周邊區域均不受施工影響,所以古井應原址保留。為了更好地保護古井,以免暴露於空氣及受自然侵蝕,古井及周邊範圍已被回填,並設立了一個保護區,以便日後重新開挖。報告又提及,發掘結果提供實物資料,反映發掘地點早於宋代已有人居住。
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副教授李浩然指出,今次是本港罕有的古蹟及文物「大發現」,因本港蓬勃發展多年,剩下古物數量甚少,同時間發現幾千件古物,實在十分難得。宋代方形古井更是罕見,希望可原址保留。立法會議員陳鑑林亦認為,出土文物十分珍貴,若鐵路站或走線觸及這些古蹟,應改道或改變設計,免破壞文物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